猶記我第一次聽到「川崎症」這三個字,是在雙妞一歲半時。那時小妞因為感冒發燒,看醫生確診為一般感冒後,當父母的都不希望讓孩子吃太多藥物,我們當然也是這樣想的。於是我們雖然拿了藥,但沒有很規律讓孩子吃藥,只是密切地觀察孩子,就想著給孩子的抵抗力一點機會,病程過了自然就好了,不是嗎?

然而燒退燒退來到第四天,我發現孩子的呼吸聲不太對勁,但活動力、食慾卻跟往常一樣,這天半夜她用力的喘息聲,讓新手媽媽帶兩個小孩的我,點燃與生俱來的媽媽直覺,心中燃起不安的感覺,於是隔天我們又到診所報到,這下子真的不妙了,我們馬上被轉診到大醫院。好在我們遇到了熱心醫生,她電話追蹤了我們是否”即刻”去了大醫院,才讓我們沒有因此輕忽這一般感冒帶來的併發症可能對孩子有多可怕的影響。

當我們到達急診時,小妞已經因為呼吸窘迫導致肺塌陷,我們隨即被轉上病房,主治醫生十分鐘內就到了病房,並告知我:「用藥後,今晚呼吸狀況若沒有改善,明天就得轉進加護病房並插管治療!」

1.jpg

天啊!這句話,就像是一把刀插進當媽的心臟一樣銳利,當下的我有排山倒海的自責:怎麼會?不就是一般感冒嗎?我怎麼會讓孩子變成這樣?

文章標籤

我是珍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歷地震震醒後的孩子,感覺得到心底是受到驚嚇了。雖然家裡沒開電視,但出門在外,不免會遇到電視新聞裡不斷放送的新聞畫面...

哭泣的親人、倒塌的大樓、哭著找媽媽的孩子、找不到兒孫的老母親........那幾天,只要一看到新聞,當媽後的目揪就止不住跟著掉淚...

一萬個為什麼也隨著地震,開始在我耳邊嗡嗡作響...
媽媽,為什麼會地震?
         為什麼房子都倒了?

我是珍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3